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中*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较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较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较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较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较大化。高德拉特所着的《目标》一书****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业务流程
接 单: 1、公路运输主管从客户处接受(传真)运输发送计划;2、公路运输调度从客户处接出库提货单证;3、核对单证
登 记: 1、运输调度在登记表上分送货目的地,分收货客户标定提货号码。2司机(*人员及车辆)到运输调度中心拿提货单,并在运输登统本上确认签收
调用安排: 1、填写运输计划。2、填写运输在途,送到情况,追踪反馈表。3、电脑输单。
车队交换: 1、根据送货方向,重量、体积、统筹安排车辆。2、报运输计划给客户处,并确认到厂提货时间。
提货发运: 1、检查车辆情况。2、按时到达客户提货仓库。3、办理提货手续。4、提货,盖好车棚,锁好箱门。5、办好出厂手续。6、电话通知收货客户预达时间。
在途追踪: 1、建立收货客户档案。2、司机及时反馈途中信息。3、与收货客户电话联系送货情况。4、填写跟踪记录。5、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客户联系
到达签收: 1、电话或传真确认到达时间。2、司机将回单用EMS或FAX传真回忆诚物流。3、签收运输单。4、定期将回单送至客户处。5、将当地市场的住处及时反馈给客户。
回 单: 1、按时准确到达*卸货地点。2、货物交接。3、*签收,保证运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客户出库单一至。4、了解送货人对客户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情况。
结账:根据双方协议或者合同内容物流公司将运费交付承运方,结账完成后流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