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运输方式是使用某一特定交通工具、基础设施或流程来实现位移的方式。对于一个人或一件货物来说,可能在一次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而多种运输方式的情况下往往被称为联运。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劣之处,往往需要根据成本、运输能力、路线和速度等方面来考虑选择何种方式。
人力
人力运输是使用人的肌肉产生力量来运输他人和/或货物,常见的方式有步行、跑步和游泳,速度较慢。现代科技使用机器来加强人力。由于其成本低,可以休闲、锻炼身体,另外环保。有时候,人力运输是一可用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或者偏远的区域。它被视作是理想的可持续交通系统。
尽管人类可以不借助基础设施行走,通过修建道路、使用自行车或轮滑等交通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畜力
畜力运输是通过役用动物来移动人和货物的方式。人类可以直接骑在一些动物身上,让其驮上货物,戴上骑具,单个或组队,连上雪橇或带轮交通工具。
重视提高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目标,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加快建立全国、区域、城镇、企业等多种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路体系。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较新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也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
2001年底,中国制定了未来5年物流配送发展初步规划,以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该规划包括扶植和规范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十五”期末社会化配送企业比重达五成以上;培育若干条贯通全国并且使之开展国际配送业务的联运干线,构建全国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绿色通道;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规模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商品物流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路;培育若干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可争取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物流中心;确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专案,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具有全国性经营网路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
上海市**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把现代物流列为上海市四大新兴产业之一,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发展;天津市**把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并由主管市长负责,组织了20多个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研究报告,深圳市为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把发展现代物流与**和金融同时列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编制了《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