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行业需要规模化企业的不断投入,通过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来协调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环节,加强企业的整体联动效应来降低消耗成本,从而形成合理、高效的冷藏链。
在运输过程中,积极发展小批量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求以及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速度、温度、准点率、疲劳驾驶等;在配送管理阶段,针对保质期较短的产品的小订单、配送网点多、时间窗复杂等问题,采取合并小订单、整合配送网点、合并不同产品的时间窗来降低运输成本;对于库存控制,借助库存信息系统在平衡货品过期和缺货的条件下确定较佳订货点,尽可能地降低冷库空置率。
在满足冷链产品安全和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仓储周转率、探索共同配送模式、提高冷链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城市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将有助于企业盈利的快速释放。
发展规划
统筹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应充分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展规划。根据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推动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整体梯度推进
选择重点品种、重点区域**试点。
充分调动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选择重要品种(高价值量农产品,如热带水果;易腐败产品,如肉类等)建立冷链通道试点。一是在大城市开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冷链物流试点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试点。二是在农产品出口优势产区开展“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冷链物流试点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试点。在总结示范、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辐射、推广。
建多元化机制
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不管是物流企业、批发市场。还是配送中心,在起步阶段,**的支持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建设、微观技术和宏观管理上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从“田间一餐桌”整个物流过程链条太长,一家企业难以完成冷链物流系统建设。2005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更需要**对现有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根据冷链物流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据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和多种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引导资金支持的对象,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